帆书
原生母爱

原生母爱

主讲人:樊登
4.9
2022.06.04上新

荐语

法国有这样一句名言:“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但对某些孩子来讲,母爱反而是一种束缚。 妈妈常常以爱之名,把自己对人生的期待转移到下一代身上,反而让孩子不能自由翱翔。难道因为她是妈妈,子女就应该无条件理解和接纳吗? 显然不是。这本书从源头入手,解析四种不同的母亲类型,并帮你找到与妈妈相处的合适方法。 希望每一个读完此书的你,都能鼓起勇气重拾自己与妈妈的美好回忆,成为独立而强大的人。

你将获得

解析四大依恋关系,理解妈妈与母爱
了解四种需要改变的母亲类型
掌握改善亲子关系的“建立家庭疗法”

作者简介

[韩] 李南玉
德国费希塔大学教授
家庭咨询大师,被公认为韩国家庭咨询的权威专家 德国奥登堡大学心理学博士,德国费希塔大学教授 韩国心理咨询学研究生院与大学的教授 首尔夫妇家庭治疗研究所所长

精彩选段

孩子与妈妈建立的关系是孩子一生中所有关系的基础,是孩子生命中最根本的力量,是孩子长大成人建立自己的家庭且生儿育女后,在与下一代的关系中反复出现且影响极深远的一种固定模式。
..........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鼓起勇气,重新挖掘内心深藏的苦楚,审视痛苦背后的故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坚韧地踏上人生新征程的无穷力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儿时曾极力想要拥抱的妈妈重逢,与现在的人生握手言和。
..........
积极的话语往往会存在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倘若父母常常夸奖孩子,孩子就会从这些表扬中获得信心,从而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预期。这样的孩子会认为自己能够成功,而结果也往往是美好的预言成真。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共6个流程,249个小时打磨
刘奕飞
责编
海丽玮
校对
邵慧平
审核
王琳媛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原生母爱》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各位好,我们今天在顺义的樊登书店,为大家讲一本非常温暖的小书,叫作《原生母爱》。我为什么要讲这本书呢?因为编辑向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竟然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她不是假装地为了说服我才哭,而是真的发自内心地难过。我说:“你怎么回事?至于吗?就因为一本书。”她说:“我妈妈属于第二种类型。”意思就是她妈妈属于这四种妈妈类型里的第二种。

但我们讲这本书,不是让大家责备母亲,知道妈妈有什么样的类型,做了多少糟糕的事,不是这样的。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最大的感受是疗愈,也就是我们知道应该怎样跟妈妈相处,或者在我们当妈妈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糟糕的状况,以免自己做错还不自知。所以,我给这本书的定义是“不仅要了解,更是要疗愈”,这才是它的核心。

【母亲与孩子的依恋关系】

母爱为什么会这么沉重?我们先要了解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就是“依恋”。孩子和母亲开始是一体的,当我们与母体分离的时候,会有一个分化的过程。当孩子出生以后,从肉体上看,他(她)跟妈妈分离了,但这个分化的过程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等到孩子上大学,甚至结婚、工作以后,妈妈才能慢慢地觉得这是另外一个人,这个人跟我分开了。

如果一个妈妈始终完成不了分化的过程,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来对待,这看起来很感人,但后果相当恐怖。我认识好几个这样的家庭,女儿根本没法工作,也没法结婚,因为妈妈替她安排好一切,同时妈妈又问:“你为什么还不结婚?你怎么还不找对象?”女儿根本没有时间找对象,因为妈妈天天跟她在一起。

【分化是成长的必经阶段】

大家知道健康的分化是什么样的吗?这是我读完这本书之后一个很大的收获。我们判断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健不健康,应该看什么呢?这句话叫作“可分离,常牵挂”。你和你的父母可以分离:你在北京,他在老家;或者你在国外,他在国内,这是可分离。常牵挂,就是内心当中有牵挂,你们经常可以打电话、聊聊天。糟糕的状况是不可分离,或者是完全分离、没牵挂,也就是分开之后说“我再也不要见到这个人了,我再也不要收到他的新消息了”。“可分离,常牵挂”是一个比较健康的体系。

什么叫分化?分化是一个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当中,逐步地形成自我意识,并且从家庭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备阶段。如果父母和孩子不能完成分化的话,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双方都难以识别自己的情绪。父母会混淆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同时孩子也会混淆:“这是妈妈的感受还是我的感受?”

【未分化的日常表现】

为什么婆媳关系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矛盾?当媳妇嫁到男生家里以后,她发现家里有一个垂帘听政的“母后”,“母后”什么都要管,什么事都要插手。虽然嫁过来的媳妇应该是女主人,但是这个家里已经有一位女主人,她对自己的老伴毫不关心,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婆婆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打算、所有的安排都围绕着自己的孩子,但她的孩子已经是别人的老公,人家有自己的生活。这时候愤怒的种子就埋下来了,就会产生大量的矛盾。

还有结婚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女孩子在出嫁的时候会哭?女孩出嫁一般都会哭,但为什么有的人哭得撕心裂肺?作者就问一个要出嫁的女孩,说:“你妈妈离你很远吗?你结婚以后就见不着面了吗?”女孩回答说:“不是,妈妈就在隔壁街,离得很近,在同一个区,不太远。”

她为什么会哭成这个样子,各位理解吗?这并不是像旧社会一样,嫁出去以后十年或八年见不着。(有的女孩子)她哭的原因是她内心有负罪感。女儿想逃离,想通过结婚这件事离开妈妈的掌控,但她又觉得内疚,因为妈妈从小到大给她灌输的概念都是“妈妈好可怜”“妈妈都是为了你”“如果没有你的话,妈妈早就不想坚持下去了”“我就是为了你才会这样一直受苦”。很多妈妈喜欢把自己对家庭的抱怨、对老公的抱怨、自己的疲惫,都告诉孩子,说“都是为了你”,所以孩子会对妈妈产生极强的内疚感。这时候孩子真的要离开了,反而会哭得特别难过、特别伤心。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原生家庭200000053

原生家庭

摆脱原生家庭的负能量,重获自由与新生
播放量2807.75万
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400003351

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

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拥有自主人生
播放量1657.53万
父母的语言200000025

父母的语言

你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播放量6980.49万
亲密关系368

亲密关系

揭开那些关于亲密关系的秘密、陷阱和技巧
播放量8068.85万
陪孩子终身成长200000120

陪孩子终身成长

如何成为孩子的“神助攻”
播放量3836.77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