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

主讲人:郑作彧
4.7
2024.12.05上新

荐语

新闻标题党、信息浅薄化、万物皆可泛娱乐……身处于当下互联网媒介的时代,越来越多人发出了警惕“娱乐至死”的担忧,尼尔·波兹曼的经典著作《娱乐至死》也被频繁提及。然而,大家是否真的理解《娱乐至死》书名背后的真义呢?  南京大学郑作彧教授 VS 尼尔·波兹曼,以批判性的视角对话“过招”:媒介技术会毁灭人类吗?人们为何越来越不思考了?我们如何避免“娱乐至死”?通过本期解读,带你开启思维的多重宇宙。

你将获得

社科经典名著的全新颠覆性解读
了解媒介技术如何影响人类认知
在当下时代避免“娱乐至死”的方法

主讲人

郑作彧
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

精彩选段

媒介是让每个人开启多重宇宙的一把重要钥匙。
..........
媒介有力量,人难道没有力量吗?人在技术面前不是被动的,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
..........
数字才是不思考的根源,凡事依赖数字指标、统计重点,让人失去了自主体验、思考的能力。
..........
媒介即创作,思考可以通过媒介得以表达,我们要善于利用它,而非害怕它。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5个环节420小时精心打磨
王甸宇
策划、责编
王增夏
初审
崔慧新
复审
徐如梦
审读
欧明超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4分钟

以下为《娱乐至死》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郑作彧。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感受,就像美国的文学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的,如果我们不读新闻的话,我们可能会跟世界脱节,但是有时候我们读了新闻之后,会觉得我们跟事实脱节。有时候可能我们打开了一些媒体,我们看到的确世界上发生很多大事了,但是有时候,看着看着容易有“翻白眼”的感觉。

例如说前一阵子,美国发生的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情,就是特朗普演讲的时候遇刺,那个子弹“咻”地从耳朵这里过去。然后呢,这件大事发生了之后,我们首先关心什么?可能最出名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一些摄影记者拍到了相当了不起的照片——特朗普遇刺之后还高举双手,后面还有美国国旗飘扬的那一张照片。

然后大家就开始讨论:哇,这张照片到底是怎么拍的。但是这样一个刺杀总统候选人的事情,它其实是相当大的治安事件了。可是到底后面的治安问题发生了什么缺失呢?几乎没有人讨论。

或是说,像前一阵子天气不好,也有很多的灾情事件。结果互联网上也有一堆网红,把一些受灾的情况,拿来博眼球,然后去做一些摆拍、妨碍救援的事情。

明明是一些很重要的社会大事,但是今天互联网上许许多多的网红,甚至是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流量,为了博人眼球,不去讨论它的内容,而只是为了流量把它娱乐化了。这个时候呢,很多人其实都会忍不住提到这本书——《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这本书,是美国的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写的。这本书用“娱乐至死”的这个书名,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今天我们把很多应该要深入去思考的一些社会现象,都给娱乐化了。而就是在这样一种大众媒体无所不在地把所有重要事情娱乐化的趋势之下,我们所有人似乎都在“娱乐至死”。

不过这本书虽然相当有名,但是它到底在说什么呢?为什么波兹曼会提出“娱乐至死”这个概念呢?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一、波兹曼与媒介环境学

《娱乐至死》这本书,原书是1985年出版的。它在出版以来就引起了相当多的共鸣,有相当多人的引用。这本书的作者尼尔·波兹曼,在后来还另外写了几本书,例如《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等。这两本书也都相当有名,许多读者都把《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以及《技术垄断》合称为“媒介批判三部曲”。

首先我先讲一下,其实尼尔·波兹曼身为美国的一个传播学的教授,他本身也常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媒介环境学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什么是媒介环境学呢?既然尼尔·波兹曼是媒介环境学第二代的代表人物,那么它有哪些世代呢?其他的代表人物又在讲什么呢?

01 第一代:英尼斯、麦克卢汉

媒介环境学第一代最有名的人,大概就是加拿大的学者英尼斯,以及麦克卢汉。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作为媒介环境学的第一代,他们一个最有名的论点,或者说第一代媒介环境学最根本的论点,我们几乎可以将它总结为一句话,就叫作“媒介即信息”。什么意思呢?

过去我们在讨论媒介的时候,常常会认为所谓的媒介意思指的是,它是一个承载着信息的通道。

例如说当我们有些想法想表达,写成了书,然后读者读了这本书之后,得知了作者的想法。那么这个时候,我的想法就通过书传递给读者了。那这本书就会被认为是媒介。

长久以来,我们这样的一个说法,都会导致一个观念:媒介只是形式,而形式本身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所承载的内容到底说了什么。例如这本书到底是平装还是精装,这个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书里面到底说了什么。平装的书,精装的书,它终究其实只是我用来承载我想法的一个工具而已。

事实上,这不仅反映在媒介上,也反映在所有的科技上。我们常常都会认为,科技本身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人如何运用科技。例如说枪支,枪支当然具有杀伤力,但是我们常常会认为,最重要的是拿枪的人、使用枪的人,是为了要救人,还是为了要害人,否则枪本身是中立的。所谓中立的,指的意思是它对谁的意义都是一样的,它本身没有意义。

所以,过去长久以来人们都会觉得,媒介本身其实没有意义,重要的是它承载的内容才是有意义的一个东西。我们可以用书当媒介,我们可以用石板当媒介,我们可以用纸张当媒介,我们也可以用电视当媒介,媒介是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使用媒介的人,还有媒介它的信息。

但是,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他们偏偏想要反转这样的论点。例如说,英尼斯一个很重要的论点就是,媒介本身可以让信息去抵抗空间和时间的隔阂,所以媒介本身是有力量的。

像是石碑,刻在石碑上面的文字,它即使经历了几千年,我们都还可以阅读得到。比如可能孔子在几千年前讲了一句话,他讲完,这句话就“咻”地随风飘散,但是只要把他讲的话刻在石碑上,过了几千年之后,我们只要看到那个石碑,就依然可以知道孔子在讲什么。也就是说石碑,它让信息抵抗了时间的隔阂。

或是说像印刷术,乃至于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跟远方的人进行交谈。例如说我可以用微信电话跟我的同事进行一些工作上的沟通,即便现在我们身处于不同的城市。这也意味着,微信作为一个媒介,它也让我们的信息抵抗了空间的隔阂。

后来到了麦克卢汉,他就直接说了,媒介不只是有力量,它本身就可以决定信息的内容。什么意思呢?

例如喜欢音乐或是喜欢演奏乐器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就是虽然一直以来,我们常常可能会认为一首乐曲、一首音乐,它可能表现了作曲家心里在想什么。但是,像麦克卢汉就会说了,乐器本身其实也会决定了音乐的内容。就是决定音乐内容的,其实不是只有作曲家本人,还有乐器本身。为什么呢?

比如钢琴,它终究就只能演奏出像钢琴那样子的一个声响;吉他、小提琴,它终究是弦乐,它终究不能表现出完全跟鼓的声音一样。吉他永远不能代替钢琴,钢琴永远也不能代替小提琴,因为乐器本身就决定了音色,也因此就决定了我们可以演奏出什么样的音乐,然后也决定了作曲家可以如何去表达他们的想法。所以乐器本身就决定了音色,因此也就决定了音乐的表现形式。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

好的,这就是第一代的媒介环境学,他们特别想强调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们想要翻转过去的内容,还有“媒介使用者高于媒介”的这种想法,而是要告诉我们:媒介本身就有力量,媒介本身就会决定信息的内容。

02 第二代:尼尔·波兹曼

但是,到了第二代的波兹曼,他其实是想要告诉我们更进一步的一件事情:媒介不只会决定信息,它甚至会决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的样貌,它直接构成了我们的世界

这种说法其实相当颠覆。那么为什么波兹曼会讲这件事情呢?我们等一下再深入讲。我这里先跟大家补充一下,那么到底第三代又说了什么呢?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新异化的诞生400094935

新异化的诞生

内卷时代的真实答案之书
播放量44.25万
童年的消逝400109011

童年的消逝

拯救童年,就是拯救文明
播放量46.15万
后真相时代400070664

后真相时代

原来真相也会说谎?你以为的“你以为”不一定是“你以为”!
播放量49.07万
西游记(1-7回)400118474

西游记(1-7回)

齐天大圣,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神 vip可分享给好友免费听
播放量149.15万
软瘾:戒除你的软性成瘾习惯400037750

软瘾:戒除你的软性成瘾习惯

玩手机一时爽,玩完后泪两行,为什么我们那么容易上瘾?
播放量137.99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