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对伪心理学说不

对伪心理学说不

主讲人:魏知超
4.8
2025.07.08上新

荐语

色彩星座,催眠读心,潜能开发……市面上的心理学这么多,有哪些是真正科学的呢? 我们了解的心理学,有许多其实是伪科学。它们在无形之中蛊惑人心,模糊判断。  “人体特异功能”该怎么打假?做过实验的疗法一定有效吗?为什么总有理论宣称自己“太超前”?为什么我们更愿意相信现身说法? 外界信息纷杂,这本书来解读真相,为你“打假”。

你将获得

学习辨别真伪心理学的三大标准
了解伪科学易于传播的心理机制
看穿伪科学,培养批判性思维

主讲人

魏知超
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研究学者

精彩选段

科学的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消除我们认识中的错误。
..........
科学提供的不是绝对真理,而是目前为止最难被证伪的理论。
..........
科学理论的认可,科学新发现的接受,往往都是逐步发生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去伪存真这种能力,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6个环节共耗时513个小时的精心打磨
马一晴
策划
张艾祺
责编
王甸宇
初审
周珅玮
复审
徐如梦
审读
欧明超
设计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对伪心理学说不》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魏知超。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对伪心理学说不》,作者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斯坦诺维奇是一位思想家级别的学者,他的见解经常会启迪其他心理学大师,比如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他关于慢思维、快思维两大系统的著名理论就源自斯坦诺维奇。

《对伪心理学说不》是斯坦诺维奇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被全球三百多所心理学教育机构用作教材和必读书目。每次有人让我推荐心理学图书,我几乎都把这本书排在第一位,它是我心目中心理学图书的“定海神针”。

它的地位在我心目中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这本书并不是介绍某几个具体的心理学知识点,而是想要让读者学会区分真正科学的心理学与伪科学。换句话说,它是在培养一种批判性思维,这其实是我们学习一切知识的前提。如果掌握了书里的那些思维技巧,那你就有了一副“火眼金睛”,能一眼辨别出眼前的信息和知识是不是足够科学、可靠。不光是分辨真伪心理学,这本书里教的批判性思维也适用于分辨所有科学和伪科学的知识。

所以,如果你原本期待从这本书里学习某几个具体的心理学知识,那我非常建议你稍微调整一下预期,《对伪心理学说不》带给你的启发,会远远超过这个书名给你的印象。这本书最新版的副标题叫“看穿伪科学的批判性思维”,我觉得这个副标题能更精准地概括出本书的价值。

接下来,我会围绕书中的三大主题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说说,为什么辨识真伪心理学至关重要?

接着,我会重点讨论书的核心内容,辨别科学与伪科学的三大标准。这三大标准是伪科学的“照妖镜”,能让伪科学那些蛊惑人心的伎俩无处遁形。

最后,我想探讨一下为什么伪科学总是很容易传播,而科学结论很多时候却不太容易被大家接受,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心理学机制在起作用。

那我们就开始吧。

一、为什么要分辨真、伪心理学?

先来说说为什么要区分真、伪心理学。这有那么重要吗?

太重要了!因为心理学被伪科学伤害得很深。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心理学知识里,往往掺杂了不少伪科学内容。如果无法识别,不仅可能浪费时间金钱,甚至有可能误入歧途。

举个例子,曾经有本畅销的“心理学”书里提出了“吸引力法则”,认为人只要强烈想象自己已经拥有某种梦寐以求的事物,就能吸引来各种资源,最终心想事成。但科学研究发现,这种方法其实适得其反,会让人不思进取,离成功更远。这就是典型的伪科学。

除了这种从心理学科以外混进来的伪科学,在心理学自身的历史上也产生过许多不够科学的观点,最典型的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问题都源于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或者是青春期性冲动没有处理好,比如恋母情结。

这种理论一度被奉为金科玉律,但其实,其中大多观点都难以证实,甚至阻碍了对一些疾病的正确认识。

以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为例,这种罕见病的典型症状是,患者会不自主地抽动身体,同时会不可控地说脏话。追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师对这些症状有各种猜测:有人认为抽搐是患者寻求性快感的方式,有人说面部抽搐是压抑手淫的表现,还有人把抽动和说脏话看成情感表达的防御机制。

这些解释都非常符合弗洛伊德的思路,但其实毫无根据,也经不起检验。现代神经科学证明,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特定生理异常导致的,而不是“性心理”问题。如今,这种疾病已经可用药物治疗,但在二十世纪初,精神分析曾经一度垄断了对它的解释权,大大阻碍了人们的正确认识。

今天,随着心理学日益科学化,精神分析在行内已经式微,但在大众中却仍然很有市场,因为解梦、催眠、性心理……这些方法很有神秘气质。但弗洛伊德的这种魅力反而成了障碍,让很多人忽视了现代心理学更科学严谨的研究成果。

当然,弗洛伊德跟那些一开始就冲着可疑目的、瞎编乱造出来的伪科学,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弗洛伊德非常真诚地渴望揭开人性的奥秘,他提出的潜意识等概念也启发了后世无数心理学家。只是,他处于心理学尚未科学化的时代,所以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为了跟“伪科学”区分,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叫做“非科学知识”可能更合适。

总之,在各式各样的伪科学和非科学知识的影响下,现在人们所接触到的心理学知识很良莠不齐。

那么问题来了:大部分普通读者既不是心理专家,也不从事科学研究,那么应该怎么去判断一个结论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呢?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400119104

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

纽约时报推荐,颠覆认知的情绪使用指南
播放量134.45万
隐藏的自我400110354

隐藏的自我

我是谁?前沿脑科学重新解答。VIP可分享给好友免费听
播放量53.66万
神经的逻辑400070020

神经的逻辑

催眠、幻听、多重人格,揭秘奇异行为背后的脑科学。
播放量74.62万
社会心理学400118465

社会心理学

清北必读书单,实用版人性大百科
播放量140.99万
社会心理学(下)400118466

社会心理学(下)

清北必读书单,实用版人性大百科
播放量78.40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