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





荐语
你将获得




主讲人

精彩选段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读完本文约需10分钟
以下为《自私的基因》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订阅非凡精读VIP即可获得包括本书在内的全馆内容。
书友您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尹烨。
今天咱们来聊一本基因领域的经典,不得不读、首先要读的书——《自私的基因》。
《圣经·新约》当中,耶稣这么讲过:要爱邻居如爱自己。这在说什么呢?利他。春秋时期的杨朱提出了“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观点,主张个人利益至上。所以人性之初,是善,是恶?东西方的哲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包括我们每个人,为此已经争论了几千年,至今仍未有定论。
杨朱:中国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被视为道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我一孔之见,人性并非善恶,不是“人之初,性本善”,或是“性本恶”,而是“性本私”,这是由我们的基因所决定。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小段子,英国有个遗传学家,叫约翰·霍尔丹。他曾说:我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两个溺水的亲兄弟。记住了,亲兄弟,他可以换两个。但如果溺水的是他的堂兄弟,你猜猜他要救几个?八个。这什么逻辑呢?霍尔丹的逻辑是,因为他的亲兄弟身上有二分之一的概率有他的基因,所以他救两个亲兄弟,就有机会遗传他的基因。这叫基因遗传够本了,那么人类就可能做出自我牺牲。换作您,您觉得救几个人才能在基因上够本呢?
我今天带来的这本《自私的基因》,就是从这个点切入的。这跟其他的讨论细菌,或者生物学的书籍很不一样。这本书,它其实是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基因到底是什么?
一、《自私的基因》的颠覆和影响
01 颠覆性观点——基因中心主义
基因作为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这个词是1909年,由哥本哈根大学的约翰逊提出来的,到现在也不过就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面提出了“基因中心主义”,他认为生物体就是基因的载体,基因通过自然选择来传播和复制自己。跟你想的不太一样吧,你好像觉得每个生物个体,也就是你或者是我,这只老鼠、那只猫,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是主体,基因则是我们这些个体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
但是这本书的观点反过来了,也就是说,什么是基因呢?基因是一个蛋生另一个蛋的方式,这就是它的一个基本的观点。所以基因才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而不是这个个体,个体只是基因的载体,包括人类在内的这些生物,都是基因用来传播自身的工具,用书里的话讲,叫“生存机器”。这个观点,把我们整个演化和进化的焦点,从个体生物转向了基因本身,应该说改变了我们对生物进化、演化和适应性的理解。
书中也提出了,基因有自私性,当然也有利他性,促使了人们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根源。这也使得这本书《自私的基因》,自1976年出版以来,就被誉为20世纪百大经典名著之一。这本书对于普及现代演化论,和以基因为中心的演化观点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有人甚至认为再过几个世纪,它的影响应该愈发地趋近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和1944年的《生命是什么》。
02 基因的本质
我们再来聊聊作者,作者名叫理查德·道金斯,真正的“大神”。到现在他也有八十来岁了,他是英国著名的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科普作家。
道金斯将基因的本质描述为自私的,当然这里说的“自私”,不是指我们人类道德意义上的自私心理,而是指基因它以最大化自身福祉为目标,通过影响个体的行为,来完成自己的复制和延续。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基因的自私行为,实际上就是它们在生物体当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比如动物怎么去照料后代、亲缘怎么选择,阐述了基因如何通过操控生物体,表现出了一种看似利他、实则自私的行为模式。这到底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这是一种本来基因设计的行为,还是后期被所谓的情感、意识、智慧、悲悯选择的行为?让我们深入探讨这本书,理解基因如何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和演化历程。
二、基因在自我复制中进行传递
01 生命的诞生
首先,我们先聊一聊基因的复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