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你好吗?我是李蕾。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这句触目惊心的话出自一本书——《骆驼祥子》。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老舍先生的这本书。
一个善良自律勤劳的人,他叫祥子,想要靠自己的双手好好地活下去。这办得到吗?这就是《骆驼祥子》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军阀混战时期的北平。那时候的人力车夫——也叫洋车夫——随处可见。拉车是底层人民最常见的行当之一。故事的主人公祥子就是车夫中的佼佼者。他年轻,有力气,身材高大,眉毛粗短,圆眼睛,肉鼻子,脸蛋总是红扑扑的,精神头十足。他不怕吃苦……倘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者多受着点教育,他就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拉车这一行)里……不幸的是他必须拉洋车。好,在这个营生里,他也证明出他的能力和聪明。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做个好鬼似的。
这段就能看出,祥子是一个愿意努力奋斗,愿意拼搏的人。这样的人就一定会有命运的逆袭吗?
他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祥子来到北平,凭着乡下小伙子的诚实与健壮,做过很多卖力气的活,最终看出拉车是更容易挣钱的事。干别的收入是死的,拉车有变数,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可能得到多一些的报酬。当然了,这得要车子漂亮,车夫精神。对祥子来说这些都不在话下。他先租了辆破车,摸索了一阵子,很快就熟练了,并且跑得又快又稳,姿势还好看。于是祥子开始赁一辆漂亮的新车,勤勤恳恳地往自己的理想飞奔。
拉洋车还能有什么理想呢?当然有。祥子要打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有了自己的车,不用每天交车份儿,怎么样都好。去拉包月体面又轻松,要是主顾饭局多,接接这个送送那个,还有额外的赏钱。拉散座也行,车是自家的,想什么时候出车、收车都由着自己,也不用成天看车行老板的脸色了。
祥子打听好了,打一辆好车要一百来块钱。祥子计算着,一天攒一毛钱的话,一百块就是一千天。一千天,他简直算不过来那么远。不过不要紧,哪怕一万天呢,他祥子也是要买自己的车。
他省吃俭用,处处小心,不抽烟,不喝酒,也不赌钱。原指望着一年半能凑下这笔钱来,可事情哪有那么顺当,一点差错都没有呢?整整三年祥子才凑齐了一百块钱。正好有一辆刚打好的车,交过定金的人没钱取货了。本来值一百多,车铺愿意让一点。祥子涨红了脸,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车主软磨硬泡,想凑个整数,但祥子咬死了只有九十六块。车主知道碰上了死心眼,只好卖给他了。
买了新车,祥子非常高兴,跑起来也更快了。那么美的车,不飞跑起来都对不住它,对不住自己。有时候祥子一趟跑得猛了,感到疲乏,那疲乏也是值得骄傲和痛快的,像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
就在祥子志得意满的时候,局势变得紧张起来。战争的消息与谣言几乎每年都要随着春麦一块儿往起长。麦穗与刺刀可以算作北方人的希望与忧惧的象征。祥子的新车刚交半岁的时候,正是麦子需要春雨的时节。春雨不一定顺着人们的盼望而降落,可是战争不管有没有人盼望总会来到。
读这一段语言就能体会到老舍先生的那种魅力。每一句都通顺,但是特别有劲儿。
谣言传了十多天,北平城人心惶惶。祥子可照常拉车,一点不偷懒。有一天几个学生要去清华,可车夫们听说这几天西直门外在抓人,没人愿意出城去。一个年轻的矮子大着胆子喊了两块的高价,平时只要两三毛钱,这可是十倍。没想到对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还差一辆车,那个矮子看了一圈身边的同行,就相中了祥子,就问他,大个子,你走不走?
祥子本来不愿意去,但这一声“大个子”让他感到了赞美的意思,心里又想,两块钱抵得上十趟八趟了。再说,话都是传出来的,什么危不危险,真就那么巧?这么一想,祥子就答应了。
可惜真就那么巧,车刚拉出西直门外不远,就被十多个兵抓走了。祥子的衣服、裤袜都被当兵的抢走了,更不用说他的车。他真心疼他那辆车,那简直就是他的命。祥子挨了一顿揍,还被逼跟着那些兵一块跑路,帮他们烧火、挑水、扛东西。在山里绕了好多天,进进出出的。
这时候,队伍里有人牵来了几匹骆驼。祥子之所以被叫作骆驼祥子,缘由就在这儿了。他突然开了窍,骆驼走不了山路,那他们一定到了平地。京西一带养骆驼的,算来算去就那么些个地方。祥子心里一下子就有了地图,他开始盘算逃走的路线。
所以这段就能看出,祥子是个心里有数的,还很聪明。
到了晚上,远远地听见有炮声,兵营里乱起来了。祥子心想,时机到了。他闭住气,慢慢地在地上爬,找到了在黑暗中趴着的骆驼,他也趴下,就在骆驼旁边,像躲在沙袋的后面。他的命运就这样跟骆驼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等了不知道多久,祥子爬起来逃命。刚跑出去几十步,他又有了更大胆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