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走出思维泥潭

走出思维泥潭

主讲人:樊登
4.8
2021.10.23上新

荐语

你有没有被“认知框架”蒙住双眼的时候?作为“中科院2020年优秀科普图书”,《走出思维泥潭》介绍了“泥潭之猪”(PIG In MuD)六步创新法,不仅让我们意识到那些刻板的认知框架,还给出了创新思维的训练模式。 用对了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创造力,为美好生活增砖添瓦。创新,从此再也不是少数人的天分!

你将获得

产生新创意的六个步骤
什么是真正的接纳和积极
如何锻炼你的创新性思维

作者简介

[美] 罗伯塔·乃斯
美国创新思维专家
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任得克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精彩选段

你的认知框架决定你观察什么,而观察到的东西又会使你进一步确信你的认知框架是正确的。
..........
如果我们不是基于先入为主的偏见,而是基于观察和信息将问题的基本部分组合起来,那么我们就走上了创新之路。
..........
创新产生的第一步,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承认人类思维的局限性。
..........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共6个流程,250小时打磨
刘奕飞
责编
海丽玮
校对
张颐
审核
王琳媛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5分钟

以下为《走出思维泥潭》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这是一本我希望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读过的书,叫作《走出思维泥潭》。但是很可惜,我当时没读过这本书。所以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凡是遇到科研问题,都比较挠头。我们还问老师说应该写成什么结构,老师说首先要会写文献综述。好多像我一样不会写论文的学生,会把文献综述写得特别特别地长。因为这样做,字数就凑够了。实际上真的是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本书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如何激发科学创新当中的奇思妙想。假如大学生或者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能够读一读这本书,那么对于我们在生活中用创意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去发现很多新的规律、去突破很多过去的范式,都会有巨大的帮助。

【研究的前提是理解认知框架】

如果想要研究创新,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叫作“认知框架”的东西。什么叫认知框架呢?我之前讲过一本书叫《世界观》。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类过去是“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当我们生活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之下,我们的认知框架就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上的部分都是完美的。所有完美的东西,都是按照正圆形的轨道在运转的” 。如果在那个时候,有人离经叛道地提出来说:“不对,地球不是中心,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那么这个人可能会被烧死,这就是认知框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认知框架中一个重要的词叫“范式”。什么是范式呢?范式是一系列紧密相连的预期。当我们对很多事情有了范式以后,即使不做更多关于细节的讨论,我们也能够在这些事情上达成一致,得出一个相同的结果。拥有范式的好处是什么呢?比如我们都学过牛顿力学,那么你只需要说“那是一个杠杆”这句话,对方就会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假如没有这套范式,那你想要解释为什么压水机能够把水从地底下压出来,就得解释半天。这就是范式的好处。范式可以提高效率,它可以形成科学界的预期和公众的预期。

【隐喻的潜在力量】

隐喻是一种语言,而这种语言一旦跟认知框架相结合,将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我们生活中会出现很多隐喻,比如“癌症是我们的敌人”就是一个隐喻。当你说“癌症是我们的敌人”的时候,你对待癌症的态度是什么呢?那不就是战斗吗?战斗就是要牺牲,就是要有英雄。化疗和放疗这些治疗方式,会让你的身体承受很大痛苦,但也要去做,因为你要勇敢,你要跟它作战。所以当你用“敌人”来隐喻癌症的时候,这是一套不同的哲学。

后来有医生提出,说我们可不可以认为“癌症是我们的邻居”,就是把癌症当作一个不太喜欢的、令人讨厌的邻居,但是它就是得跟我们长期共存。所以你就会做好跟这个邻居长期共存的准备,你就需要去观察它、了解它,减少跟它的摩擦,希望与它共同存续的时间越长越好。这就是关于癌症的两种完全不同的隐喻。隐喻能够大力地影响我们的思想,它对我们的束缚作用非常大。

【为什么婴儿记不住事情】

这里有一个知识点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是作者告诉我们为什么婴儿不记事。我们的大脑能够记住的,基本是三岁以后的事,厉害点的人能记到两岁半的事。你一岁的时候发生的事都是听别人说的,都是别人告诉你当时大概有个什么事,但你脑子里没有这个记忆。那为什么婴儿明明能看到、能笑、能跟你互动,他却记不住那些事呢?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这个作者是研究生物学的,她说因为婴儿的大脑缺少把这些东西形成集合、形成模块和组块的能力。

这就好像我们通过钥匙孔看一个世界。假如你今天没有看到整个世界,你只通过这个钥匙孔看对面的世界,那么你看到外面一会儿过来一个东西,一会儿过去一个东西,你不能够理解那边发生了什么事,从而你也记不住。这是因为它没有组块化,没有形成一个一个的模块。我们的大脑之所以能够记住那些事情,是因为我们理解了那些事情。我们把那些小时候的事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模块,它们组织起来并有了意义,所以我们才能够记得住。这也就是为什么隐喻和范式对我们的思想、理解力很重要的原因。婴儿的时候没法理解,没法组块,所以婴儿记不住事情。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世界观200000050

世界观

如果你每天都读你看得懂的书,你就只知道已知的世界观
播放量2669.19万
思考,快与慢555

思考,快与慢

了解人类非理性行为的入门书
播放量3276.47万
袁隆平的世界400004937

袁隆平的世界

让世界不再饥饿,袁隆平简朴传奇的一生
播放量1137.32万
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18

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

让你的工作和生活充满创新方法的一本书
播放量615.23万
这才是心理学400000829

这才是心理学

一本书,了解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播放量1840.28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