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
失传的倾听艺术

失传的倾听艺术

主讲人:樊登
4.6
2025.10.18上新

荐语

在人人随时在线的快时代,我们每天都在说话,却越来越难真正“被听见”。伴侣的抱怨被一句“你想多了”终结;孩子的求助被一句“别哭了”堵回;同事的建议被一句“我忙死了”挡在门外。不被倾听,正成为亲密关系里最普遍、最无声的伤害。 这是一本教你真正听懂他人的实用指南。作者融合45年心理咨询经验,用平实语言剖析亲子、伴侣、职场中的沟通困境,给出“先放下自己,再听懂别人”的具体方法:一句话让孩子敞开心扉,一个动作让伴侣停止冷战,一套提问让会议不再各说各话,让人与人间的理解重新流动。

你将获得

了解倾听对人的塑造作用
掌握不同场景下的倾听策略
培养同理心与自我反思能力

作者简介

[美] 迈克尔·P.尼科尔斯
心理学教授
威廉与玛丽学院的心理学教授,40多年来致力于家庭及婚姻心理治疗。著有《家庭治疗:概念与方法》《停止与你的孩子争论》等。
[美] 玛莎·B.斯特劳斯
临床心理学系教授
安蒂奥克大学临床心理学系教授,著有《治疗青少年的心理创伤》等书。

精彩选段

倾听,通常是一种责任而并非我们在日常闲聊中的那种敷衍般的关注。持续的用心倾听需要我们做出强有力的、忘我的克制。用心倾听,意味着我们必须忘掉自我,以另一方的关注、需要为重。
..........
第7页
倾听之所以会具有塑造我们性格的力量,是因为言语具有对我们的经历进行匹配与分享、扭转与改变的力量。 你所被理解的、被认可的,都会成为你所拥有、所分享的那个社会自我的一部分;而你所不被理解的、不被认可的,就会成为那个内在自我的一部分。
..........
第59页
当情绪反应令你无法倾听时,要记住:永远都是你这边要采取行动。等着对方去做出改变或者通过敲打来期待对方做出改变,这样的做法虽无可厚非,但徒劳无功。不过假如你面对的是生活中某些不值得也不重要的关系,那么放弃有时就会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
第386页
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本书籍解读制作团队

经历263小时的精心打磨
桑云婷
责编
刘程程
校对
毕一灵
审核
钱赵力
终审
张玥
审读
陈凤
设计指导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读完本文约需3分钟

以下为《失传的倾听艺术》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讲书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如何接受他人的批评?】

所以比如说有人批评你,你需要做什么?这不也是倾听吗?接受批评也是一种典型的倾听。只不过这个时候对方不是倾诉,而是批评。那为什么我们往往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呢?我们忍不住就想要发表意见,忍不住就想要为自己辩解。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情绪起来了。

那么要如何接受别人对你的批评?这个作者给了非常有效的建议。他说:

你会经常在某个人还没结束对你的批评时就打断他的说话吗?这样的举动虽能让人理解,但它会剥夺对方被倾听的权利,其实你是不用非得同意听取对方所言的。

要做到不反驳他人,你需要用心地听完他人对你的批评后,以不带讽刺意味的口吻询问对方:“还有吗?”最后再向对方提出你对其所言的理解,但要注意,这并不是让你去重复对方所说的,而是要表达你对对方想要表达之意的理解。

就是对方跟你说了一大堆抱怨的话之后,你要做的事首先是确认还有吗,先让对方尽量说完。对方说完以后,你需要跟他确认:“你的意思是说,我上次怎么怎么样,给你造成了什么什么样的伤害,是这样吗?”你看,这叫作确认。

【为什么人们常常抱怨?】

然后人们为什么会向我们抱怨呢?每次抱怨的背后都有一个请求,你需要听出对方的请求,之后询问那是不是对方所要的。这就是我们讲的《非暴力沟通》那本书的核心,所有的抱怨背后一定有一个请求,而且往往这个请求是跟情感有关的,情感没有得到满足的东西。“请本着力求给予对方所需的精神需求,做出接受或另提出建议的回应。”比如说,“你从来都不洗碗”,这是一句指责。这句指责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呢?“做饭让我感到很累,你能帮我洗碗吗?”把他的需求翻译出来,你马上就觉得这句话没有那么无理了。但是我们在倾听的时候,这句话很有可能就会点燃我们的情绪。

为什么你会那么容易生气?对此作者说:“他人身上不能让我们容忍的东西,就是我们自己身上不能让我们容忍的东西。”你总是看不惯别人的哪些点,往往就反映了你自己有哪些问题。你觉得“这个人好吝啬”——你在乎钱。“这个人从来都不关心我”——你只关心自己。所以你会发现,我们对别人的看法就是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因为这是投射,你对自己越不满意,你对别人也就越不满意。

【为什么点头在倾听时非常有用?】

点头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跟一个人说话,你越说,他越摇头,那你们俩的谈话就进行不下去了,气氛就会越来越糟糕。因为摇头会让人心烦意乱。当你跟他说话,他能够点头,那你的情绪水平就是在下降的。我们对小孩子反映情感也是一样的——“我知道你还想再玩一会,对吗?”“对!”孩子一边哭,一边点头。只要点头,情绪水平就是在下降的,这个时候谈话就能够进展得比较顺利。

所以当你让对方确认你听到的信息对不对时,对方说:“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那您的意思是?”双方再沟通,直到对方说:“对,我是这个意思。”只要对方能够说“对,我是这个意思”“是的,你理解得没错”,这时你们俩的关系就拉近了,因为他感受到被听懂了。这就是令对方点头的作用。

但是你要记得一点,认同并不代表同意。就是我认同你的情绪,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但这不代表你这样一定是对的。各位,这两件事要分开。就是虽然我不希望你生气,但是生气是你的权利。你生气这件事,我完全可以接受,可以理解,但这并不代表着咱们俩的立场就发生了转换。一个人善于倾听别人、善于理解别人,不代表这个人没有主见。所以要分清楚。

下载APP查看完整版解读文稿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低碳水400135909

低碳水

颠覆中国国民营养意识的低碳水饮食指南!
播放量155.57万
善意的魔力400128744

善意的魔力

每天一个小改变,用善意成就更好的你
播放量705.81万
深度关系400095396

深度关系

看清全能自恋,建立深度关系
播放量878.70万
我好,你好400123851

我好,你好

了解自我、改变人生的人际沟通分析
播放量796.38万
抱怨的艺术400113891

抱怨的艺术

让不满,变圆满
播放量689.0041万
选择帆书的理由
关于帆书
帆书是一个提供书籍精华解读的平台。
优势
实力
10年讲书历史,6500万书友信赖
省时
45分钟听懂一本好书
专业
各领域权威人士担任讲书人
丰富
超800本好书,覆盖心灵成长、亲子家庭、人文历史、职场生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