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传





荐语
你将获得



作者简介

精彩选段



读完本文约需3分钟
以下为《爱因斯坦传》音视频演讲实录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APP的VIP即可获得全部内容。
各位好,我现在是在维也纳的市政厅录制今天的书籍,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海外录书,今天我选择的书是《爱因斯坦传》。
那为什么要在维也纳录《爱因斯坦传》呢?首先是因为爱因斯坦来过维也纳,并且在维也纳居住过长达四年的时间,至今他的故居还依然被完好地保留着。更重要的一件事是维也纳有很多他的好朋友,比如说对他有非常大启发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还有跟他经常有书信往来并且深入地探讨了很多人性问题的弗洛伊德,都居住在维也纳。在1921年的时候,爱因斯坦来到维也纳发表了一次演讲,就在金色大厅里边,有3000多人坐在现场。
我读完《爱因斯坦传》以后特别心潮澎湃,所以非常想把这本书讲好。尤其是如果我们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听到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和过程,那么在他们心中可能就会埋下一颗探求真理的种子,所以今天这本书,我真的非常推荐。
【爱因斯坦的童年和成长】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成长的。
爱因斯坦在1879年的3月14号出生在德国的乌尔姆市,爱因斯坦小时候说话特别晚,他说话有一个特征,我相信你们在家里边观察很多不同的小孩,你会发现有的孩子说话是学会一句就说一句,想说什么就说,说出来的话都是不完整的。爱因斯坦不是,爱因斯坦是一定要把这句话在嘴里边完整地描述出来,自己光动嘴不出声,把话说全了,然后才张口说话。我见过有的孩子就是这样,他不会说那些小孩话,不会说只言片语,他永远都是要把那个话在嘴里边咕哝半天,然后才能说出来,所以他说话确实很晚。我们过去听过很多传说,说爱因斯坦小时候很笨什么的,这种传说可能也跟这个特征有关。
但爱因斯坦真的一点都不笨,他小时候非常聪明,他学习成绩极好,脾气特别差,4岁到7岁期间,经常把他的保姆的头都打破了。他是一个极其倔强的、特别有个性的一个小孩,其他的孩子不喜欢跟他玩,因为觉得他太容易出神、太怪。
爱因斯坦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喜欢读书,喜欢一个人啃那些别人都不看的书。你知道他在什么时候读康德的书吗?就是《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我到今天都没有勇气把它读下去,这是特别难的一本书。爱因斯坦在13岁的时候已经把它读完了,而正是因为爱因斯坦读完了这些哲学的书,才指导了他后期不断地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去较那个真,他一定要讲究逻辑的自洽、他洽等等。
他非常有一套做科研的方法,尤其是他特别擅长做物理学,骨子里边存在着好奇心。一个成年人长大了以后是不会关心星星的,你们现在关心的都是股市,都是怎么赚钱、怎么创业。但是爱因斯坦说,我小时候很关心星星,我长大了以后还是很关心星星,我就想明白那些星星到底是怎么运转的,这个宇宙的规律到底是什么,所以我始终保持着一个孩子的、童真的那种感觉。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可以反映出爱因斯坦真的从来没有长大。他和他妻子的关系处理得相当糟糕,就是他完全不会处理婚姻关系,也不会跟自己的孩子相处,所以我们能够感觉到这个人真的没有长大,却保持着少年一样的好奇心。所以只有把他精湛的物理能力和好奇心结合起来,才产生了爱因斯坦这么一个人。
【爱因斯坦的家庭“悲剧”】
到了柏林以后,我们要谈一谈爱因斯坦的家庭悲剧了。因为爱因斯坦待在柏林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遇到了他的表姐爱尔莎。爱因斯坦的表姐爱尔莎跟他青梅竹马,小时候关系就很好,后来嫁到了柏林,还有两个女儿。爱因斯坦到了柏林以后跟她的表姐旧情复燃,然后两个人就特别好,好得不得了,也给她的表姐写了特别多的情书。这个时候他就看他的老婆非常不顺眼,他老婆带着两个儿子到柏林,天天吵架,吵得不得了。他跟他儿子的关系也非常不好,他的大儿子非常普通,二儿子爱德华得了严重的精神疾病,一直在精神病院里生活。所以爱因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亲近的人。
不过在他们闹离婚官司的时候,有一个细节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爱因斯坦给他的妻子米列娃写信,他说除了我给你的这个抚恤金之外,我还可以把我的诺贝尔奖金全部都给你。这有什么好笑的?最好笑的地方在于,那个时候他根本没有得诺贝尔奖。在他根本没有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他竟然敢把诺贝尔奖拿出来作为离婚财产的一部分送给他的妻子。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见过这么自信的人,他坚信得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所以他就告诉你,诺贝尔奖金我可以给你。
后来他果然得了诺贝尔奖,他也遵守这个承诺,把诺贝尔奖金给了他的妻子米列娃。所以爱因斯坦一生当中因为钱财的问题、因为别的女人的问题,充满着跟自己孩子的矛盾、跟妻子的矛盾,总之是闹得不可开交。他去柏林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表姐,他自己在信里边写得很清楚,他说我就是想在那跟表姐在一起,还有和表姐的两个女儿都在一起。





